学生作品《小鹿》
■ 黄慧娟
在我们班,使用最频繁的一本作业本叫做“综合笔记本”。“综合笔记本”集预习笔记、课堂笔记、课内外词句积累、题型训练、读书摘录、小练笔、听写、默写、抄写、家校联系等功能于一体。
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对这本作业本不觉得是个负担,反而爱不释手呢?一次,我在逛书店时,读到了一本专门介绍如何制作“手账”的书,书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教人们使用粗细不同、颜色不一的笔图文并茂地记录下自己每天的生活点滴。就因为这样的创意,“手账达人”层出不穷。这哪里是生活流水账本,而是倾注了对生活深深情感的艺术品啊!
我一下子豁然开朗:对,把作业本当艺术品,学生们必然会对作业本格外珍视。
于是,在介绍了“综合笔记本”的功能后,我对孩子们说:“这本‘综合笔记本’,一学期一本,老师希望它不仅是你们学习的助手,还能成为你们长久的朋友,成为你们心灵停靠的港湾。”
我鼓励孩子们在“综合笔记本”上面,随心所欲地用彩铅绘制一些自己喜爱的图案。最开始制作的是“综合笔记本”的封面。在封面上,每学期开学伊始,我都会要求孩子们记录下我们的班级精神:
“成功才是成功之母。
我和别人不一样。
让身边的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。
把心送到加西亚。”
同时,再记下一小段话:“不动笔墨不看书,不动笔墨不听课,不动笔墨不学习。”
完成以上这些内容的抄写之后,就可以在“综合笔记本”空白处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绘画了。
令我十分意外的是,学生们非常积极地完成了这个任务,完成的作品也让我有些惊喜:曾子馨的《千里江山图》,王欣的《孔雀》,林乐在的《海底世界》……这些制作精彩的“综合笔记本”封面让我眼花缭乱。其实,孩子们与生俱来的绘画天赋只需要一个缺口,就会喷涌而出,势不可挡。
打铁还需趁热。我抓住时机,对全班每个孩子的作品一一进行点评,从不同角度做了激励。就这样,孩子们的“创作”热情被激发出来了。他们不仅充满奇思妙想地为自己的“综合笔记本”做插画装饰,还会像对待艺术珍品一样,小心翼翼地写好作业本上的每一个字。
我问孩子们:“写‘综合笔记本’辛苦吗?”
“不辛苦!好玩又有趣。”孩子们纷纷异口同声地回答。
把作业本当成艺术品,让作业本妙笔生“花”,能让作业完成这样一件枯燥、辛苦的事情,变得妙趣横生。
(作者系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教师)